非凡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 非凡结合科技,让娱乐更有趣

旧闻新语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   主页 > 旧闻新语 > 公司新闻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

发布时间:2025-09-14 04:35        作者:小编

  2025年9月10日上午7:40,在专业教师吴飞老师的带队下,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2024级7班全体师生赴内江市市中区非遗展览馆开展第三次专业见习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实地参观与专题讲座两部分,旨在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拓展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与发展的新视野。

  上午9时许,在展览馆馆长、市级非遗烙画代表性传承人王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步入展馆。“甜城蜜饯”和“黄氏吹糖人”展区首先映入眼帘,详实的图文资料生动展现了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甜城蜜饯色泽非凡娱乐官网鲜亮,异香扑鼻,樱桃鲜红似火,桔饼似菊花吐蕊;黄氏吹糖人则以口吹手握的方式制作龙、蛇、公鸡等生动造型,形象逼真,色彩鲜艳。随后,师生们来到“甜·味”展区,深入了解倒湾酱油酿造技艺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与特色。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图1)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观摩了核雕技艺展区,多件精美的核雕作品在玻璃罩内静静陈列,其中左侧的佛头造型雕刻尤为引人注目,右侧几件则呈现人物、动物等生动形态,配合展出的五支深棕色木柄雕刻刀,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技艺。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图2)

  在二十四节气竹编盘展区中,十二个圆形竹盘错落有致排列,手绘图案呼应节气文化:白露时节的仙鹤振翅、立秋时节的荷塘清韵,尽显传统工艺与自然时序的融合。展馆还陈列川南玉雕、汉安夏布绣、雷氏蛋壳画等非遗珍品,丰富的展品令同学们目不暇接,深刻地感受到了内江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妇女微家”展区,这里不仅展示了姐妹活动之家、妇女维权之家的相关内容,还悬挂着由留守妇女制作的香囊、小葫芦等手工艺品,体现了非遗传承融入社区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上午参观结束后,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文学院院长助理王昕老师与王全馆长共同手持印有“内江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字样的银色牌匾进行合影。这一仪式标志着该展览馆正式成为我校数字人文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为师生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图3)

  下午的专题讲座在弘文楼402教室举行。王全馆长以“从流水线到非遗馆:我的返乡创业路”为题,向师生们分享了自己从18岁离家打工到2019年毅然返乡,将童年爱好“烙画”升级为事业,最终成功创办非遗展览馆的非凡历程。讲座围绕“出走”“转身”“破局”“共生”“扎根”与“回响”六大主题展开,详细讲述了其如何克服初期资金匮乏、信任难题、疫情冲击等困境,通过“订单式培训”带动留守妇女灵活就业、创新开发“非遗+农产品”礼盒实现文化变现、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场馆升级的创业故事。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图4)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非遗传承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踊跃提问,问题涉及学习难度、宣传推广独特性、手工与量产的矛盾、IP打造、线上运营以及非遗进校园等多个维度。王全馆长结合自身经验,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坦诚而细致的解答。他坦言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压力,并分享了在政府帮助下渡过难关的经历;针对非遗学习,他承认其枯燥性,强调兴趣与毅力的重要性;在宣传与产品开发上,他阐述了坚持地域特色、走“工艺品”与“艺术品”并行路线的策略。

数字非遗乡村振兴:内江师范学院数字人文专业见习纪实(三)(图5)

  本次见习活动是数字人文专业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探究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通过一整天的参观学习与交流研讨,同学们不仅对内江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更从王全馆长的创业故事中深刻感悟到一名传承人所肩负的责任、智慧与情怀。他所践行的“让家乡成为别人的诗和远方”的理念,以及探索出的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模式,为同学们在未来利用数字技术活化人文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灵感源泉。